欢迎进入青岛市南区总工会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工会动态

市南区新业态职工从“要我入会”到“我要入会”

 

图片

 

     中工网讯  今年为切实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维护工作,市南区总工会推行建会入会“向前一步”,积极研究“新业态职工”用工关系,探索建会入会新模式,开展系列品牌服务活动,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举措,实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从“要我入会”到“我要入会”。

     摸清底数、完善机制,推动建会入会。市南区总工会紧密结合全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所属行业发展现状、就业分布和工作生活特点,按照《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为进一步摸清摸透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从业情况,市南区总工会“向前一步”,主动对接市南区商务局、区行政审批局、区物业协会等相关部门及街道总工会、社区工联会,从不同渠道掌握“新业态职工”信息,摸清职工底数,找准工作突破口、切入点,分门别类厘清“新业态职工”建会入会工作思路及办法。通过调研坚持因地制宜、因企施策,建立台账,列出清单,积极探索单独组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等模式,不断消除建会盲区和空白点,推进“新业态职工”入会工作稳步开展。

 
 
图片
 
 

开展“春送岗位”服务

     加强宣传、示范带动,引导建会入会。通过报纸、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媒体资源,面向“新业态职工”深入宣传工会组建的重要意义、作用以及会员的权利、义务及相关救助政策,结合入会仪式、工作调研,深入现场发放宣传资料1000多份,吸引“新业态行业”建会入会。针对“新业态职工”对建会、入会工作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的情况,积极发挥线上线下阵地作用,多次组织工会志愿者服务队伍走进社区企业,讲解如何利用工会组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享受工会会员福利、感受娘家人的关爱,为他们答疑释惑、消除疑虑,逐步组织并动员他们了解工会、走近工会、加入工会。今年利用“齐鲁工惠”APP开展“粽情惠工”赠送暖心粽和“线上送清凉”等活动,积极落实“真情协商,和谐共赢”品牌服务工作,引导“新业态职工”注册认证电子会员,以工会普惠化、精准化服务带动入会,增强“新业态职工”对工会组织的认同感,激发入会动力。

图片

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

图片

开展“粽情惠工”活动

     加强协作、密切联系,服务建会入会。为使“新业态行业”工会建起来、强起来、活起来,市南区总工会加强对“新业态职工”的关心关爱与支持力度,筹集专项经费,为他们送清凉、送温暖、送互保,支持开展职工文体活动、建设职工之家。市南区总工会派专人深入农贸市场等单位,对工会组织机构设置、工会主席人选、工会组织作用发挥、入会流程等进行指导,并实行街道总工会联系企业制度,一对一帮助企业和行业协会建会。2020年,在市南区团岛农贸市场率先组建城市农贸市场首家工会联合会,吸纳500多名农民工入会。八大湖街道组织本辖区顺丰等快递点的快递人员入会,实现了对快递人员的二次覆盖。

图片

首家农贸市场工会联合会成立

图片

开展职工免费体检活动

     分类施策、多措并举,关爱建会入会。市南区总工会坚持党建带工建,统筹各街道总工会以及整合社会资源,共同打造31家户外劳动者暖心驿站。在职工服务中心设置服务热线,为“新业态职工”提供入会咨询、法律咨询、维权咨询等服务。依托热线接诉即办工作机制,统筹全区各级工会形成合力,关注解决“新业态职工”工作生活中“急难愁盼”的问题。依托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和“心世界·新天地”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平台,为“新业态职工”提供免费线上心理咨询服务;通过电话预约等方式,免费提供心理知识讲座,户外减压拓展活动等服务。依托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健康体检等活动,在重点时间和节假日,对新业态职工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在工会系统评先选优中,适当分配“新业态职工”名额,提升他们的职业荣誉感。选派机关干部到基层蹲点,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听取诉求及时调整服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