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青岛市南区总工会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法律维权

外卖配送员的劳动关系该如何认定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外卖行业逐渐形成“平台+送餐员”的新型就业形态。和传统就业模式相比,外卖行业就业更为灵活、自主性更强,涉及的劳动关系认定问题也更为复杂。那么,外卖配送员的劳动关系该如何认定?日前,湖南邵阳一则外卖配送员余某某等三人讨薪维权案入选2022年湖南省工会依法维护职工权益典型案例。

2018年1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余某某等三人曾在湖南某科技公司从事外卖配送工作,并连续两次签订了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2021年3月,第二次劳动合同到期后,湖南某科技公司仍留用余某某等三人,但要求该三人与其签订劳务承揽合同。余某某等三人不同意,并要求与湖南某科技公司继续签订劳动合同。该公司因此辞退余某某等三人,并拒绝支付一切赔偿和补偿,故而引起纠纷。

2021年12月,余某某等三人来到邵阳市大祥区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并向邵阳市大祥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为尽快帮助余某某等三人解决问题,大祥区法律援助中心第一时间向大祥区总工会反映情况。

知悉情况后,大祥区总工会为余某某等三人开辟“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服务绿色通道”,在及时开展劳动法律监督的同时,委派湖南森力(邵阳)律师事务所律师李琪、实习律师李勤政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本案最大的争议焦点为余某某等三人与公司之间的关系是否为劳动关系。”李琪告诉记者,面对此案的争议,大祥区总工会、区法律援助中心联合律师收集了劳动合同、工资支付流水、考勤工时表、管理制度、休息休假制度以及社保缴纳等证据,同时向湖南某科技公司进行劳动法律的普及与监督。

2022年3月24日,大祥区人民法院组织双方到场公开开庭。“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在被告公司不能举证原告没有任何违法违规的情况下,原告主动与被告签订劳动合同,被告应当与原告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李琪告诉记者,从庭审调查中也可以看出,原告与被告签订劳动合同于2021年3月到期,但劳动合同到期后,双方仍存在订单任务派达、工资支付、考勤工时打卡等行为,就此证明双方劳动关系并未解除,具有管理与被管理的人身隶属关系和经济依附关系,双方之间符合劳动关系的法律特征。

庭审结束后,湖南某科技公司代理律师向法院申请调解。经余某某等三人同意,在李琪等律师共同努力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公司承诺补偿余某某等三人共计12万元,分两次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