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点餐遇到问题咋维权?
“包子里吃出蓝色塑料”“餐品与实物不符”“饭菜里出现头发”“菜品洒漏严重”……伴随网络经济高速发展,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却成为不少市民外卖点餐的烦恼。连日来,3·15晚报维权联盟热线电话响个不停,不少市民致电咨询,如果在外卖点餐中遇到消费纠纷,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投诉是否管用呢?对此,晚报维权联盟记者第一时间连线相关部门,为市民维权支招。
【市民咨询】
外卖点餐,遇到问题咋维权?
近日,市民小李在外卖平台点了一份包子,包子吃到一半时,看到肉馅中竟夹着一小块蓝色塑料。“当时觉得既气愤又恶心,不知道该怎么办,只是用手机拍照给了商家差评,也没有得到商家的明确答复,最后只能不了了之。”小李说。
由于工作忙,基本每天都点外卖的田先生也遇到了不少同样的问题。“饭菜里吃出头发、餐品不新鲜、餐品洒漏等问题十分常见,有时会忽略不管,实在看不下去会给中差评,不少商家还会打电话要求修改评价。外卖点餐,作为消费者的我们该如何维权呢?”田先生问道。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市民在外卖点餐中,基本上都曾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却鲜少有人会为此去投诉维权。他们表示,不知道维权渠道,担心流程麻烦。
【部门解答】
保存证据,拨打投诉电话即可
城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消费者遇到外卖有异物,或菜品腐烂变质等问题时,可以先找商家协商,同时保存照片证据,在与商家协商无效的情况下,拨打12315或12345投诉电话。投诉时,消费者要说明事实和缘由,注意明确被投诉人和投诉请求。
市场监管部门核实投诉内容属实后,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124条规定,对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食品,生产经营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生产食品,生产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等食品生产经营者,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0倍以上2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食品安全事关人人、人人有责。广大市民若在外卖点餐中遇到问题,应当切实维护合法权益,与监管部门一起,形成社会共治的合力,齐心协力解决外卖点餐的一个个小问题,让每个人都从中受益。